鄭梓靈
鄭梓靈

讓你最後決定離開的一句話

發佈時間: 2025/04/15

讓你最後決定離開的一句話

讓你最後決定離開的一句話,有時不是什麼難聽的說話,難聽到甚至帶有侮辱 的說話,可能已經說過許多,都沒什麼感覺了,只要不想分手,我們會一直裝聾,人是很能自欺的。

另一些像是「我不愛你了」,「我對你沒感覺了」,這些你只要沒死心,都可以繼續留戀,「我很忙」「我哪有時間」這些會叫痴心的人繼續等待,「你別瘋」瘋戀的人從不會因為這樣被罵就瞬間清醒。「我們已經沒救了」只會讓你仍想要證明有得救。

反而是一些很平常地說出的話,那份無情無感讓人心寒,是最震耳的平靜。

「女朋友?我沒有說過。」但你們已持續約會很久,也有親密關係。
「沒有你在身邊我比較開心。」—— 算了吧!何必等到被人厭惡?
「我的事情不必向你交待」—— 分得這麼清楚,還算是戀愛嗎?
「你的感受是你自己想出來的」——彷彿他從沒傷害你,他永遠沒有責任。
「我已經盡了力。」原來他的所謂盡力也不過如此,情況不會變好只會更糟。
「這世上你只會找到我一個人肯要你。」如此看不起你,你就證明給他看看吧!

要讓你留下的是執著,讓你離開的是危機感,有些句子讓你意識到情況原來比你想的壞得多。
你知道那個人對你不好,但你對他還有幻想,直至他說:「我現在在澳門賭場。」他可以不定性,可以花心,但賭仔是負累。

你病重在醫院,只想看他一眼,他卻說:「我哪有時間來看你。」但他卻有很多時間見其他人,只是你的生死他不關心。

「死了就死了,你何必這麼傷心。」當你珍重的親人朋友寵物離世,他認為你的傷痛是不必要的。
有時決定離開,倒不是因為以上任何一句,反而是因為等不到的一句——
你其實只想聽到「對不起」、「我傷害了你」、「我很後悔那樣對你」⋯⋯ 

一些等得太久的說話,真的聽到時,反而會成為清醒的契機——

「這些年其實我很想你。」

你聽了卻只感到噁心,你發現自己原來已絲毫不想他了。

(本欄逢星期二刊登)

撰文: 鄭梓靈 暢銷書作家
欄名: 逆光成長